一、员工退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首页>>法律知识

    一、员工退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员工退职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或者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二、被迫辞职有没有经济补偿金虽然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规定: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此规定不能一概适用。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之规定: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金,并可支付赔偿金。因此,如果系用人单位违约在先、导致劳动者被迫辞职的,用人单位不仅不可免除给付经济补偿金的义务,同时还负有相应赔偿义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迫使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支付赔偿金:(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二)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四)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五)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现实生活当中,劳动者离职是否需要由用人单位来支付经济补偿金,应当根据不同情况来判断,比如说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并且没有经过相关的合法程序,所以此时需要进行经济补偿。劳动者主动离职的情况之下,通常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声明:本页内容仅代表发帖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侵权或违法违规,请点此举报

⊙相关内容
·工程合同纠纷和解协议的范文
      工程合同纠纷和解协议的范文工程合同纠纷和解协议书范文甲方:_________________公司,乙方:_________________公司原甲乙双方的______________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书:1、甲方同意在本协议书经双方签收之日一次性支付给乙方工程款人民币________......

·员工离职的方式包括哪些
      实践中,不管是用人单位还是员工其实都是享有一定的劳动合同解除权的,对于单位来讲就是辞退或开除员工,而对于员工来讲则就是自己辞职或离职。而员工离职有一定的方式,那具体说来,员工离职的方式有哪些呢?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员工离职的方式包括哪些?与单位协商解除合同......

·工伤认定容易推翻吗?应该怎么做?
      劳动者在进行劳动时受伤,可以被认定为工伤,相关企业部门要对此负责和赔偿。工伤认定在这之中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工伤认定就是相关部门对劳动者受伤程度以及是否属于工伤的一个确认环节,一旦工伤认定成立,还能够推翻吗?关于工伤认定容易推翻吗的问题,我们将通过下文给予......

·误工费概念
      误工费概念误工费是经济学上的专业术语,指受害人因侵权行为受到伤害而就医治疗或休养期间,或合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履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使受害人或另一方当事人无法进行生产劳动和获得报酬所产生的实际损失,包括受害人或另一方当事人因此而未获得的工资、奖金、津......

·常州清债公司
      常州清债公司合法吗?  律师提示,在法律上,我国一直对讨......


广东 张逸律师
副主任律师 
13016625942

江苏 王庆磊律师
副主任 法学学士 
13913441761

安徽 章浩律师
副主任 法学学士 
18951945636

山东 范志强律师
执业20年
13065042504

江苏 徐志勇律师
主办律师 双学士 执业21年
18168563608
·贵律师办理的开设赌场罪案件,成功取保,判处缓刑
      自2019年4月份以来,犯罪嫌疑人杨某作为xx麻将新x地区负责人,为......

有法律问题?在此提问:
*事发地:
*手机号:
最新法律咨询
·法院解冻银行资金需要多长时间?
·四川农村医疗保险2019买了会不会反还,反多少?
·情况是这样的!一辆三轮电瓶车撞到我奶奶今?1岁,伤势
·这么多这次打我留下证据了,我的两个孩子能给我吗?房子,店铺应该怎么分配呢?
·已付款,对方不发货怎么办
·我在中介买了一套房子,交了5万5的定金,现在中介不卖
·摄影作品的版权或者所有权的权限是多久?已故摄影人的老北京景点和市井的照片如何使
·我别亲哥打了,虽然多处受伤不够拘,医药等一切损失
·收房遇到如下问题,怎样维权?
·我和丈夫感情不和要求离婚

收藏-转发-分享给朋友
法律知识
中法网www.cnLa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