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用调解方式索要赔偿?

首页>>法律知识

    未签劳动合同 如何用调解方式索要赔偿?
  
    一、申请与受理
  
    (一)调解范围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调解组织
  
    (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2)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3)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三)申请期限
  
    当事人申请调解,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填写《劳动争议调解申请书》。
  
    申请须符合三个条件:(1)申请人必须与本争议有直接的利害关系;(2)有明确的相对人,即申请人必须说明与谁发生了争议,在哪些问题上发生了争议;(3)有具体的调解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审查
  
    (1)审查申请调解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不是劳动争议的,不予受理;
  
    (2)调解委员会接到 调解申请后,应征询对方当事人的意见,对方当事人不愿调解的,应作好记录,在3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3)对已经过仲裁裁决或法院判决的,调解委员会不应受理,应当告知当事人按照申诉办理。调解委员会应在4日内做出受理《受理案件通知书》或不受理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的决定,对不受理的,应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二、调查核实
  
    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及时指派调解员对争议事项进行全面调查核实,应作《调查笔录》,并由调查人签名或盖章。
  
    调查工作一般包括:
  
    (1)弄清争议的基本事实,即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争议的焦点等;
  
    (2)了解与争议有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及劳动合同的规定,为判断争议的是非曲直和确定当事人的责任提供准确的法律依据;
  
    (3)对调查得到的材料进行 综合分析研究,并结合劳动法规的有关规定,判明是非,分析双方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拟定调解方案和调解意见;
  
    (4)召开调解员会议,通报调查情况,讨论确定调解方案,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确定《劳动争议调解意见书》。
  
    (5)指定调解委员会成员与劳动争议当事人谈话,宣传有关劳动法律法规,提出正确对待调解的要求,通过宣传法律知识及对当事人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为调解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组织调解
  
    (一)调解程序:
  
    (1)书记员向会议主持人报告到会人员情况;
  
    (2)会议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并宣读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会议纪律,当事人应持的态度;
  
    (3)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争议的陈述和意见,询问有关案件、核准事实;
  
    (4)公布核实的情况和调解意见,征求双方当事人的意见;
  
    (5)依据事实和法律及劳动合同的约定促使双方当事人协商达成协议,不管是否达成协议都要记录在案,当事人核对后签字。
  
    四、调解终结
  
    调解终结的具体方式包括:
  
    (1)当事人自行协调。在调解或仲裁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达成协议,劳动争议的调解即行结束。
  
    (2)当事人撤回申请《撤回调解申请书》。如果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撤回自己的调解申请,调解委员会应当准许,并终结调解;当事人拒绝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当事人有权拒绝调解,这时调解委员会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权利,终止调解。
  
    (3)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经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各方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未能达成调解协议。
  
    (4)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当自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30日内结束。到期未结束的,视为调解不成。调解不成的,应作记录并在调解意见书上说明情况,由调解委员会主任签名、盖章,并加盖调解委员会印章,调解协议书一式3份(争议双方当事人、调解委员会各一份)。
  
  

⊙声明:本页内容仅代表发帖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侵权或违法违规,请点此举报

⊙相关内容
·一、外包工工伤认定责任怎么承担?
      一、外包工工伤认定责任怎么承担?现在对于企业而言,有一种很省心的人事管理方法,就是把人事管理的部分或全部工作外包给一个服务机构来完成,叫做劳务外包。因为外包已经成为一个独立于企业之外的过程,而且许多基础数据都已经不在企业内部,这样导致了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如何将......

·员工签空白合同公司承担什么责任
      让员工签订空白合同肯定违法。空白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17条的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的规定,空白劳动合同无效。由于空白劳动合同依法属于无效合同,则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实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只要劳动者能保留好证据证明空白劳动合同的存在,则可以要求用......

·有限责任公司劳动合同范本是怎么样...
      有限责任公司劳动合同范本是怎么样的?甲方:_______________贸易有限公司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同意,自愿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一、劳动合同期限第一条1、本合同期限类型为有固定期限合同。2、本合同有效日期自......

·工伤个人申请期限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

·南京律师qq
      南京律师法律咨询QQ群:南京在线律师qq解答法律问题,欢迎南京律......


江苏 朱效武律师
法学学士 执业18年
18501560386

上海 赵海晨律师
法学硕士 执业23年
18868876507

福建 陈建青律师
主任律师 执业22年
18567906376

江苏 李乾溶律师
主办律师 法学硕士 
18602573957

江苏 徐志勇律师
双学士 执业21年
18168563608

广东 张逸律师
副主任律师 
13016625942
·北京市各区所有法院、法庭地址、电话、位置导航
      北京市各区人民法院地址联系方式·电话:010-12368·电话:......

    一、交通事故保险可以先赔偿车损吗?交通事故保险可以先赔偿车损,但是即使是先赔偿车损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具体的前提必须是进行责......
    父母离婚给孩子多少抚养费?父母离婚时,离婚子女的抚养费需要考虑什么因素呢?一般而言主要从三个方面综合进行考虑:一是子女......
    构成医疗事故要符合什么条件一、构成医疗事故要符合什么条件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
    农村房屋不能由城镇户口继承吗?1、可以继承的,不论是农村村民,还是城市户口的公民,都可以按照民法典的规定享受继承权,并且有......
·债权转股权协议如何书写
    债权转股权协议如何书写债权转股权协议本《股权转让协议》(以下简称“本协议”)于年月日由下列双方在某省某市订立:转让方:受让方:鉴于:1、某公司为经某部门批准成立的债权转股权公司;2、根据某资产管理公司、中国某资产管理公司和原某局(后整体......

    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少是多少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少是多少1)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金3万元,2个(或以上)股的东。注册资......
    股东欠债能冻结公司账户吗?股东欠债不能冻结公司账户,毕竟是个人的债务,跟公司无关。按照《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直......
    刑事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
    社会抚养会判决书样本是怎么样的?对夫妻双方分别以所在地的县(市、区)城镇居民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所在地的乡(镇)农民人均纯......

有法律问题?在此提问:
*事发地:
*手机号:
最新法律咨询
·你好,我想问一下,被人推打辱骂可以起诉精神赔偿金吗
·车祸伤害后索赔法律咨,96的一场车祸把我带进人生的极点
·我们机器给人家干活,有人去看热闹自己上前伸手受伤算谁
·借了小额贷款6万元钱分48个月还现在还了24个月,剩
·现金借了10200,没有借条,他现在确实是无力偿还,法律途径怎么解决
·赵律师:我朋友涉嫌诈骗被淮北市刑事拘留,想取保候审,
·卖买纠纷,付款后,因疫情公司未将我寄存的价值2万余元
·对方欠我近3万元的货款,有他的亲笔欠条,但是迟迟不还,打电话不接,对方有偿还能力!
·加盟一个餐饮公司,已经开店而且也培训了,想退加盟费回
·各位朋友您们好!我外婆和我外公因只生育一女儿,所以于1995左右把我A的名字还有

收藏-转发-分享给朋友
法律知识
中法网www.cnLa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