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律知识

一、
取保候审会接到批捕通知吗?
取保候审期间有可能会接到批捕通知的。
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并不代表案件的终结或者不会判刑,至于会不会再批捕,还要由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案情来决定。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
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
逮捕
二、批捕的条件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逮捕的条件为: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所谓“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
(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2)有证据证明该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3)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3、采取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
逮捕必要的。
三、
取保候审期间遵守哪些规定?
(一)未经
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
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四、
取保候审的期限是多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
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因为法律上没有规定过只要嫌疑人已经被
取保候审以后就绝对不能再批捕,所以,司法机关对
取保候审期间的犯罪嫌疑人进行
逮捕也完全符合法律规定,发批捕通知的时候,会告知当事人检察院批捕的法律依据的。
⊙专业律师:
⊙相关内容:
·
申请取保候审应符合哪些条件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取保候审定罪不捕判刑几率大吗?
当罪犯身患重疾,自理困难或是妇女不得不进行哺乳的情况下服刑是不合适的,会给监狱的医护人员和狱警添加不必要的麻烦。此外还有到期未结案的人员,此类情形对其使用其他的手段进行看管更加合适,同时还能让监狱的位置被更有效的利用。对哪些人员进行取保候审,要看其是否满足条件......·
取保候审一年后案子没有结怎么办
可以要求解除取保候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法定期限届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
取保候审保证书内容有哪些
取保候审保证书内容有哪些取保候审当中如果是进行保证人保证的话,那么此时保证人需要向相关机关提供一份保证书,即取保候审保证书。那么这个取保候审保证书内容是什么呢?我们在下文中带来两份范本,帮助你进行具体了解。取保候审保证书格式一保证人:————(写明姓名、性......
·
六合讨债律师
六合讨债律师...
⊙专业律师:
借条被撕破了是否还具有法律效力一、借条被撕破了是否还具有法律效力被撕破重新粘贴的借条,应该由出借人,也就是债权人对此作......
劳动合同工资不约定可以拒签的依据是什么?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
法律援助要收费的吗,法律援助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诉讼案件的当事人没有能力支付律师费,但又想聘请律师的,可以按照法律援助的......
1、以书面或口头向案件发生地的公安机关提出;2、口头报案应当接受民警的询问,并制成笔录;3、报案应如实反映情况和线索;4、有权要......
无证驾驶撞人能判刑吗一、无证驾驶撞人能判刑吗?要看事故的责任认定,只要机动车在事故中负主要或全部责任,那么除有民事赔偿外,......
车辆第三者责任险多少钱?一、车辆第三者责任险多少钱?第三者责任险的费用和车辆的性质,投保的保额以及投保的渠道息息相关。......
申请作证人出庭作证时间怎么规定的当事人向法庭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时间要求不再适用《民诉证据规则》规定的“举证期限届满前十日......
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法律依据:《刑法》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
·
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伤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伤的量刑标准是什么一、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伤的量刑标准是什么?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罪量刑标准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八种情形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