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律知识

公务员工伤认定及补助的规定是什么??《工伤
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 国家机关和依照或者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财政部门规定。其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工伤
保险等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民政部门、财政部门等部门参照本条例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二、办理工伤认定的程序是什么?1、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行政部门提出认定申请。2、审核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的申请后,应及时进行审核,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需要可以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4、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在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并抄送经办机构。劳动行政部门在受理了工伤认定的申请之后,必须要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做出认定的结果。具体法律中规定的办理工伤认定的时间为受理之日起的60日内。当然做出了结果之后,还要采用书面的形式及时的通知相关的单位和人员才行。首先在这里我们给您介绍的是公务员工伤认定的时间规定,还有就是具体的流程,比如说需要进行的一些程序等等,至于具体的补助,是属于工伤
保险待遇当中的内容,包括
医疗费用,误工费用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发放。
⊙专业律师:
⊙相关内容:
·
劳动合同法辞职的规定
现在劳动者辞职跳槽很频繁,尤其是年轻一代。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无疑出于弱势地位,所以需要法律的保护,为此,《劳动合同法》给了劳动更多的自由和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劳动者可无限制地使用自己的权利。下面和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劳动合同法辞职的规定,相信您会有所收获。《劳动......·
投诉公司加班不给工资需要提供哪些...
投诉公司加班不给工资需要提供哪些资料?1、投诉人的身份证明资料。如居民身份证、驾驶证、户口本等;2、投诉文书或《劳动保障监察投诉登记表》(现场填写)。投诉文书应载明下列事项:(1)投诉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或其他合法身份证件信息、文书指定送达地址和联系电话;(2)被投诉单位的......·
一、劳动合同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
一、劳动合同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的内容是怎么样的?《劳动合同法》中关于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如下: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
劳动争议仲裁庭审流程是什么
劳动争议仲裁庭审流程是什么一、劳动仲裁是什么劳动仲裁,是劳动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根据劳动争议当事人的请求,对劳动争议的事实和责任依法作出判断和裁决,并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一种劳动争议处理方式。二、劳动争议仲裁庭审流程劳动争议案件受理......
·
佛山市禅城区律师积极参与社区、乡村法律服务
佛山市禅城区72家律师所律师多渠道参与基层治理工作。一是由......
⊙专业律师:
当事人对待欠钱不还怎么办?可以申请支付令或者起诉处理,当事人需要在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申请支付令,是收回欠款的有效途径......
试用期主动离职的有没有工资试用期内,员工自离有工资。劳动者在试用期三天自动离职的,用人单位是应当支付其工资的,如果用人单......
在很多事故当中,虽然造成了他人人身方面的损害,但与此同时也是会给受害人或其家属带来精神方面的损失,因而在涉及到赔偿的时候......
一、没有看到政府征收文件,房屋就被强拆,该如何维权? 房屋遭强拆可向当地政府和人民法院进行控告起诉,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
对于夫妻离婚,孩子的抚养费一般是由父母承担的,那么离婚后男方没有能力支付抚养费会坐牢吗?离婚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不会消......
医疗保险的报销条件是什么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
您知道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指什么吗?侵犯其他企业商业秘密的行为,可以说是竞争过程中一种很不好的行为,不仅会对对方企业造成损害,......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什么?一、概念可转换债券是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简称,又简称可转债,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
一、苏州市离婚抚养费标准是多少?苏州市离婚抚养费标准并没有统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