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段婚姻中

首页>>法律知识

    在一段婚姻中,面对相同的婚姻问题,夫妻双方有时会面对一方决议离婚而另一方仍然相信问题能够得到和解,这是坚持维护婚姻的一方就有极大的概率成为离婚起诉的被告方。下面我们我将针对被告打赢离婚官司需要怎么做这一问题整理一些与这一问题相关的法律知识。
  
  判决离婚的依据:
  
  1. 主要事实依据:
  
  (1)双方感情是否完全破裂:
  
  双方感情是否完全破裂是法院是否判决离婚的主要依据,但是不否破裂却又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在审判实践中法院,除《婚姻法》第32条规定外,其他情况法院根据双方情绪和当事人表达等实际情况自由裁量,裁决感情是否完全破裂。
  
  (2)双方无有和好可能:
  
  双方有无合好的可能,是法院判决离婚的一个重要依据,原则上通过下列两种情况可以看出双方是否存在合好的可能:
  
  a、夫妻双方的矛盾是暂时性的或根本性的,有无调和可能;
  
  b、起诉离婚一方的态度是否坚决,如其不愿意调解且态度坚决,一般无合好的可能。
  
  (3)是否能够“案结了事”以及诉讼的次数:
  
  如果法院判决离婚后,许多争议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且双方矛盾有可能更加的激化,甚至会导致社会事件或悲剧,这是法律的观点和社会现实的矛盾,法院会充分考虑社会实现问题,而不判决离婚。如起诉一方多次起诉离婚,一是表明其离婚的坚决和决心,也表明了双方在感情上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起诉次数越多,法院判决离婚的可能越大。
  
  2. 主要法律依据:
  
  (1)《婚姻法》第三十二条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
  
  a. 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b.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c.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d.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e. 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f.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如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若干具体意见 》 1989年11月21日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准予或不准离婚应以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为区分的界限。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应当从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夫妻关系的现状和有无和好的可能等方面综合分析。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和审判实践经验,凡属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
  
  a.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的疾病,或一方有生理缺陷及其他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
  
  b.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
  
  c.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
  
  d.一方欺骗对方,或者在结婚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
  
  e.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后,未同居生活,无和好可能的。
  
  f.包办、买卖婚姻,婚后一方随即提出离婚,或者虽共同生活多年,但确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
  
  g.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满三年,确无和好可能的,或者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又分居满一年,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的。
  
  h.一方与他人通奸、非法同居,经教育仍无悔改表现,无过错一方起诉离婚,或者过错方起诉离婚,对方不同意离婚,经批评教育、处分,或在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过错方又起诉离婚,确无和好可能的。
  
  i.一方重婚,对方提出离婚的。
  
  j.一方好逸恶劳、有赌博等恶习,不履行家庭义务,屡教不改,夫妻难以共同生活的。
  
  k.一方被依法判处长期徒刑,或其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
  
  l.一方下落不明满二年,对方起诉离婚,经公告查找确无下落的。
  
  m.受对方的虐待、遗弃,或者受对方亲属虐待,或虐待对方亲属,经教育不改,另一方不谅解的。
  
  n.因其他原因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
  
  (3) 《婚姻法解释三》第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遗弃等严重损害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的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益行为,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别程序要求变更监护关系;变更后的监护人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以上就是我们我为您整理的内容,在读过全篇后相信您已经对被告打赢离婚官司需要怎么做这一问题有了答案。真实情况是,在客观条件下达到相应法律法规提供到标准后,无论做出怎样的努力都是无法阻止诉讼方胜诉的,但只要有不符合离婚起诉成功条件的因素存在,被告方就有机会取得胜诉。
  
  

⊙声明:本页内容仅代表发帖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侵权或违法违规,请点此举报

⊙相关内容
·拘役缓刑离异对孩子的抚养权可以拥有吗?
      拘役缓刑离异对孩子的抚养权可以拥有吗?缓刑期间是可以拥有孩子的抚养权;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去法院起诉离婚一个人去行吗
      随着我国科教文卫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更加关注这会主义法治进程,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因为一些原因而离婚,如果双方无法达成相关协议,那么就需要到法院进行诉讼,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诉讼需要经过一定程序,那么去法院起诉离婚一个人去行吗?我们来关注下。一、缺席......

·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都有哪些
      现实中,经常发生一些虐待家庭成员的情况,但有些时候可能只是夫妻之间产生矛盾,一时气愤而动手打人,像这样的情况就不能认定为虐待家庭成员。因而在断定是否构成虐待家庭成员之前,我们还是要先了解清楚究竟比较常见的虐待家庭成员行为都有哪些,下文中我们为你做详细解答。一、......

·离婚复婚与抚养权有关系吗?
      在现实生活中,离婚率是比较高的,但是在离婚后继而又复婚的清新也是比较常见的,此时,在离婚与复婚时,都关系者孩子的抚养权该如何确定,以及债权债务的分担问题。从法律规范来看,离婚复婚与抚养权有关系吗?现在就来一起来了解下吧。一、离婚复婚与抚养权有关系吗?法律对......

·广州市海珠区看守所
      广州市海珠区看守所详细地址:广州市海珠区南洲路655号,罗马家园......


江苏 史微微律师
部门主任 法学学士 
19850716853

湖北 顾小东律师
副主任律师 
13986213581

广东 魏向阳律师
副主任 
13147094815

安徽 王庆磊律师
副主任 法学学士 
13865833017

江苏 姜舂律师
副主任 执业15年
18921344401
·一方婚前财产,婚后赠予对方,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岳阳仇伶律师的主张得到法院支持。
      原告张某与被告周某登记结婚后,被告周某利用游戏软件参与网络......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网络游戏盛行,很多年轻人为了换取好的游戏装备,不惜花费大量钱财。有的人在网上通过发送病毒链接等方式盗取......
·北京市商品房买卖合同是怎样的
    北京市商品房买卖合同是怎样的其实不同地区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多少都存在一些差异,自然你在哪个地区购买的商品房,那签订的就是当地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了。在我国的首都北京,房价高的离谱,而很多人往往也是通过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下文中......

    财产保全诉前与诉中的界限是什么?以诉讼是否开始为限,诉讼财产保全,是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为保证将来的判决能得以实现,根据......
    夫妻离婚债务如何承担(一)共同债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
    一、批捕期间退侦最多是几次?嫌疑人被批捕后,案件进入侦查和起诉阶段,检察院对于证据不足的,可以退回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审查......
    逃避追缴欠税罪量刑规定是什么?逃避追缴欠税罪量刑规定,是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三条【逃避追缴欠税罪】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
    不予受理医疗事故鉴定的情形有几种1.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医学会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的,将以书面通知说明理由(邮政信函或送达签收......
·生产销售假药罪择一重罪裁判规则是什么
    一、生产销售假药罪择一重罪裁判规则是什么?第二百二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

    合同撤销权方式有哪些所谓撤销权,是指撤销权人依其单方意思表示,使合同等法律行为溯及既往地消灭的权利。关于撤销权的性质,学......

有法律问题?在此提问:
*事发地:
*手机号:
最新法律咨询
·你好卢律师,我装修房子和装修公司发生矛盾,我在装修公
·误签暑欠条,被人起诉。
·我*人在一家大学上班,今?0岁,国家法定55岁到退休
·我一朋友工作中触电身亡,一审被判自负百分之五十责任,
·本人工伤,伤残鉴定还未出来,未出院,怎么与公司谈赔付
·劳动合同中的不平等条约及各地的不同政策!(请教)
·我单方面起诉离婚需要什么手续吗
·新买的鞋子到货后发现,属质量问题??
·房号买卖合同,我买了开发商一套内部房
·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变

收藏-转发-分享给朋友
法律知识
中法网www.cnLaw.net